透过春运大幕,看见高铁营销魅力

2024-12-19

1979年,“春运”一词首次在《人民日报》中被提及。作为中国独有的文化现象,春运一边连着故乡,一边连着梦想。

而今天,“春运”正在被时代赋予新的注解。飞驰的高铁,汹涌的人潮,流动的品牌,共同编织着一年一度的大团圆故事。它不仅带来了出行方式的变革,更构建了一种全新的品牌传播格局。高铁作为春运主力担当,更是成为品牌们的春节营销利器。

当前年关将近,2025年的春运大幕即将拉开,高铁的营销价值将受到更多关注。

高铁澎湃流量

助推品牌短期爆发

随着消费者生活轨迹向线下转移,户外媒体的营销价值日益凸显。尤其作为除梯媒外,唯一保持流量增长的户外媒体,高铁的流量价值成为品牌重金投放的关键因素。而在春运期间,高铁流量也将迎来年度峰值。澎湃流量帮助品牌快速起势,实现传播势能在春节期间的全面爆发。

回顾往年春运数据,2022年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2.53亿人次,2023年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3.48亿人次,2024年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4.84亿人次,在人口流动的持续加速中,春运高铁客流呈稳步上涨的良好态势。值得一提的是,今年1至11月份,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40.08亿人次,年度旅客发送量首次突破40亿人次大关,这一振奋人心的数字无疑为2025年春运客流的乐观预测提供了坚实基础。

人群多元立体

触达更多潜在用户

春运期间,以商旅、学生、亲子、外出务工者、城市新移民等为代表的出行人群在高铁场景全面汇聚,共同形成多元立体的高铁客流。丰富多样的流量构成,将帮助品牌打破“标签化”所带来的受众茧房,实现更大体量层面的“规模化精准传播”,让品牌被更多“真实的人”所看到、感受到,从而增加潜在用户拓新的可能。

在情感场景

实现品牌情绪种草

作为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,春节承载着浓郁的大众情绪,团圆、亲情、祝福,是春节营销的底色。而高铁作为春节返乡的首选交通方式,实现的不仅是物理空间上的跨越,更成为连接情感的纽带。当人、内容、品牌在高铁场景聚合,一个更真实的情感营销场景也由此形成。

品牌可通过打造有温度的内容,借助高铁这一情感载体,撬动国人广泛的群体共情,实现更高效的情绪种草。也可以以消费者体验为核心,打造“现场版”品牌体验区,在更直接的互动中形成新的情绪场,实现对品牌形象的立体塑造。

唤醒消费需求

带货属性明显增强

春节是全民、全品类的黄金消费旺季,这也是其备受品牌钟爱的重要原因之一。从衣食住行到休闲娱乐,无不彰显着大众强烈的消费意愿。同时,得益于认知环境及心境情绪的变化,此时人们更容易对外部信息萌生好感,产生内在的互动与链接。这就使得春运期间高铁媒体的“带货”属性明显增强,成为唤醒消费需求的重要推手。

从高铁1屏到灯箱,从站内到列车,品牌通过将产品信息全面渗透,不断强化“看到-想到-买到”的消费决策链锯,将“场景力”转化为实实在在的“购买力”。

高铁1屏价值加持

打造长线品牌认知

高铁1屏作为高铁场景中的核心媒体,拥有聚拢声量的“流量价值”、大国制造的“符号价值”、震撼吸睛的“创意价值”以及拓展市场的“下沉价值”,向来是各大品牌春节投放的重中之重。

数据显示,高铁站内大屏的媒体接触率为87.4%,其中主动接触、主动观看和留意的旅客高达78.8%,广告形式影响力得分则达到了83.34。显著的传播效果,不仅让这块屏化身品牌的流量入口,也成为构建品牌长线认知的重要窗口。

流动的春运下,高铁是品牌理想的蓄水池,以流量造声量,借场景建认知,消费需求在这里被激活,品牌故事在这里变得更加生动和鲜活。随着一年一度人口大迁徙的上演,“春运+高铁”这对组合的含金量,还在继续增长。


ylzz总站线路检测中心

在途场景传播领航者

户外传播的优质之选

高铁广告找ylzz总站线路检测中心


所有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

如有侵权疑虑请告知删除,谢谢!

联系电话:025-86922800

(工作日 9:00-17:00)


阅读

推荐

  • QQ空间

  • 新浪微博

  • 人人网

  • 豆瓣

取消
技术支持: BAIDU.HK.CN
  • 首页
  • 电话
  • 留言
  • 位置
  • XML 地图